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正文

SRM采购管理系统(二):采购数字化是上个系统就完事吗?其实,它的核心是构建端到端的协同机制!

2025-09-14 08:51:36 来源:鲸采云产品顾问团队

近几年,“采购数字化”这个词,大家是不是都听腻了?

各种方案、软件、供应商说得天花乱坠,好像不买个系统,公司采购就落后、不合规、不透明了。可真买了系统,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让人郁闷的现实:流程还是一团糟,审批还是慢吞吞,物料还是出错,供应商还是不满意,业务部门也怨声载道……

这就像给一辆有故障的车,换个全新内饰——系统看着高级,但车照样跑不动。

今天我们就来点实在的:

采购数字化,不是“用个系统”就可以,而是要建立一套“端到端的协同机制”!

文章中使用到的采购管理系统,可直接注册体验:鲸采云SRM – 立即注册


一、为什么很多采购数字化项目做不成?

先来说说那些常见的坑。

1. 只管上系统,不优化流程

一说数字化,很多公司就忙着买系统、走招标、做评估,流程看似规范。但问题是,流程本身还是老样子。

以前审批要打印、盖章、来回跑,现在换成点击、上传、发通知……形式变了,流程依旧冗长重复,责任不清。

系统再好,流程不优化,效率还是提不上去

2. 各自为政,系统不互通

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:采购用一套系统,财务一套,仓库靠Excel,业务部门还在发邮件。数据对不上,责任说不清,一出问题就互相推诿。

问采购为何延误,采购怪业务报得晚;问业务为何不早报,业务说找不到物料编码、不知如何提交,都不愿担责。

系统只是工具,真正的关键,是背后的协同逻辑

3. 重技术,轻落地

有些人一提采购数字化,就是“OCR”、“智能合同审核”、“AI采购”、“智慧寻源”,听起来高大上。

但实际呢?用户连“怎么创建采购申请”都不会,培训没跟上,界面不好用,体验差。

结果只有采购在用,其他部门要么不用,要么被迫应付。这样的系统,谈何协同?谈何效率?

二、什么是“端到端的协同机制”

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空泛,其实意思很简单:

从“有采购需求”到“完成付款”,整个过程中,所有涉及的人、事、系统都能打通、配合、有记录、有回复

采购是什么流程?从业务部门说“我们要买东西”,到最终财务付款、合同归档,中间要经过多个环节:

  • 业务提需求
  • 采购汇总计划
  • 审批流程
  • 供应商报价
  • 下单、收货、质检
  • 发票处理、付款、对账
  • 最后做复盘分析

如果每一步都靠人传人、靠邮件、微信群、靠记忆,那你这不是流程,是“传话游戏”。

“端到端协同机制”就是要把这个流程串起来:信息在系统里自动流转,每个人按角色完成任务,数据自动记录、沉淀

说白了就是:流程自动跑,协作不催促,数据自记录

三、该如何实现采购协同闭环?

第1步:需求端——业务部门能方便地提交采购需求

别小看这第一步。

很多企业在提需求时就很难受:找模板、手动填Excel、反复确认物料名称、预算科目……一耽误就是一两天。

解决方案:

  • 搭建一个“业务友好”的采购入口,比如通过钉钉进入采购系统;
  • 把常用物料和服务做成档案,可直接选;
  • 系统自动匹配预算科目和责任中心,减少人工输入错误。

让业务部门一用就会,用一次就能上手,这就是协同的开始

第2步:审批端——高效又合规地完成审批

有些公司流程僵化:两万元也要走六级审批,小项目也套大流程,一审批就是两周起,急得业务干着急。

改进建议:

  • 按金额、项目类型、供应商等级走不同的审批流程;
  • 支持“移动审批”、弹窗提醒,审批时还能补材料;
  • 审批记录可追溯,兼顾效率与合规。

重点:别因“合规”牺牲“效率”,二者可兼得。

第3步:计划端——采购部门统筹安排,合理寻源

采购不只是下单,还要“买得优、买得划算”。

不少公司把采购视为“打杂岗”,而非“增值部门”。

解决方案:

  • 使用报价模板,按采购类型(一次性、小批量、框架协议)执行不同规则;
  • 系统记录历史价格和供应商评分,自动预警异常;
  • 设立“采购策略中心”, 明确哪些物资适合集中采购,哪些服务可签框架合同。

采购需由传统的“执行者”转变为“优化者”,才能真正体现数字化的价值。

第4步:供应端——让供应商也能“在线协同”

许多公司搞采购数字化,确忽略了供应商才是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。

造成:

  • 上了采购系统,供应商仍用邮件操作;
  • 报价单等文件,需反复确认多遍;
  • 出问题时,采购只能两头追问,供应商和业务互相推诿。

如何实现协同?

  • 搭建供应商门户(或对接外部平台),让供应商能在线报价、回传发票、查看付款进度;
  • 制定明确的评分机制,涵盖价格、交期、质量、服务等指标;
  • 关键节点可视化,如“需求已确认”“合同已签订”“财务已审核”。

采购应建立双向透明、长期合作的机制,而非单方面压价。

第5步:系统端——合同、收货到付款的闭环流程

许多企业里,合同、付款、收货流程脱节。

仓库收了货却不录系统,财务付款时不知道货是否已到,采购夹在中间疲于应对。解决方案:

  • 合同审批与采购订单数据联动,避免重复录入信息;
  • 仓库扫码入库,自动记录收货信息;
  • 收货对账完成后,系统自动提醒财务付款。

通过系统把流程连起来不是重点,关键是要让每个操作都有反馈、有确认、有责任人。

四、不是“改系统”,而是“变认知”

很多时候,问题不在于工具不够先进,而在于还抱着“系统是IT的事”这种旧观念。

采购数字化的核心,不是买了多少功能,而是:

  • 梳理清楚业务流程
  • 理顺跨部门协作逻辑
  • 把人、事、数据闭环起来

这是管理的优化,而不是工具的堆砌。


五、最后:采购协同,要通盘考虑

如果你正在推进采购数字化,或准备上线系统,记住:

“决定成败的不是“系统好不好用”,而是你有没有做好协同设计”

采购是链条,不是孤立的板块。只有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打通,采购才能真正提效、透明,为公司创造价值。

别指望单靠一个系统实现“数字化飞跃”,要靠协同逻辑,让人、流程、数据都动起来

更轻简 体验更好的采购管理SaaS

欢迎联系我们,鲸采云专业顾问将为您提供全力支持